胶东在线健康频道健康专题

2014年10月22日 第5期

惊人!发病率超高的慢性肾脏病

导语

对于肾病,早期发现是及早治疗的关键。然而,肾脏是个“任劳任怨”的脏器,在受损初期甚至中期并不会出现不适。一旦患者身体出现水肿、恶心、全身乏力等报警信号时,往往肾脏已失去一半功能。导致不少病人到医院首诊时,肾病已进入中晚期,甚至出现尿毒症。所以,如何及早发现肾脏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慢性肾病被称为隐形杀手,其中这部分患者中,1%—3%将转为终末期肾脏病,即尿毒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胶东在线健康与您一同关注。

惊人!发病率超高的慢性肾脏病

肾脏病早期哪些症状易被忽视?

肾脏病的早期症状

①尿痛、尿频、尿急或小便烧灼感②小便发红、尿血③小便泡沫多④年轻人血压高⑤眼睑及下肢水肿⑥原因不明的贫血⑦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而排除胃肠病变⑧腰腹疼痛⑨夜尿增多等。

肾炎的早期症状往往以感染为首发因素,呼吸道或皮肤感染后出现腰膝酸软、疲乏无力、尿色异常、尿泡沫多等情况,易被忽视,应尽早去医院行尿常规等检查。

某些年轻患者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测血压高,易被忽视,认为高血压,失去早期治疗机会,很快发展为尿毒症。部分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仅表现夜间排尿次数和排尿量增多,健康人如果睡前不大量饮水,夜间睡眠后排尿次数应不超过1次,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查尿常规、肾功能。

对于肾病,早期发现是及早治疗的关键。然而,肾脏是个“任劳任怨”的脏器,在受损初期甚至中期并不会出现不适。一旦患者身体出现水肿、恶心、全身乏力等报警信号时,往往肾脏已失去一半功能。导致不少病人到医院首诊时,肾病已进入中晚期,甚至出现尿毒症。所以,如何及早发现肾脏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哪些人群容易患肾脏病?

★年轻人感冒发烧或扁桃体发炎后,尿液的颜色发红或呈浓茶色、咖啡色、酱油色,或尿中出现了较多的泡沫,并伴有眼睑及下肢的水肿时,就应该及时地做尿常规检查。因为此时容易罹患各型肾小球肾炎,比如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或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

★当皮肤出现了紫癜样皮疹,或经过日晒后出现皮疹时,就要及时医院就诊,查尿常规及验血检查排除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的可能。

★一个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人,无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还是患病者,如果出现了血尿、蛋白尿,要注意检查是否患了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高血压、痛风、长期服用药物患者,如果排尿的习惯发生了改变也可能与肾脏病有关。例如,每天的尿量明显增多,特别是夜尿增多,夜间尿量多于白天尿量,有可能是出现了肾小管间质疾病。以前夜间不起床排尿,但现在每夜起床排尿3~4次,而且每次尿量都不少,就应该注意是否出现了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药物性肾损伤。

★5-10年以上病史的糖尿病患者,或对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不好,要经常监测尿微量白蛋白,逐渐出现了微量白蛋白尿或持续蛋白尿,就说明已经进入了慢性肾脏病阶段。

如何防范肾脏病?

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和高血压是影响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此外,其他可能引起慢性肾脏病还包括遗传性疾病,如多囊肾,由肾结石、肿瘤或男性增大的前列腺而引起的尿路梗阻,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止痛剂肾病,药物损害等。若能去除或控制这些不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延缓该疾病的发展。

对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

要保护肾脏,就要在生活习惯上做出调整: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吃盐减一半,每日不超过6g;适当运动(一周3次,每次半小时);控制体重;不滥用药物、保健品和偏方;少吃油炸食品;每年至少做一次尿常规化验。

已经患病的患者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远离危险诱因,保护自己的肾功能。 

比如不要乱服药物特别是解热镇痛药物(比如芬必得、扶他林等),慎用造影剂,合理的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根据自己的肾功能受损程度以及是否伴有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来确定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如水肿、高血压患者应适当低盐饮食;肾功能减退患者应避免高蛋白饮食,避免进食动物内脏等。此外,控制血糖、增加锻炼、适当减肥戒烟等习惯都有助于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肾脏有病需做哪些检查?

常用的肾脏疾病检查包括尿液常规检查和特殊检查、肾功能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形式。

1.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标本新鲜送检,最普通的尿常规检测是了解肾脏有无疾病、病变性质和程度最简便的检查手段。

其中,蛋白尿是肾脏病重要的表现和预后指标,检测手段包括尿常规、尿微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对于血糖正常的患者,如尿液检测葡萄糖阳性,可能是肾小管疾病导致葡萄糖从肾小管漏出去而形成的“肾性糖尿”,并非糖尿病。尿常规中如有红细胞增多则称为“血尿”,轻者通过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称“镜下血尿”;重者肉眼可见尿色呈洗肉水色或血色,为“肉眼血尿”,是肾脏病的常见表现,应及时接受尿相差显微镜检查,以明确血尿是否来源于肾脏。尿液白细胞增多者应常规留取中段尿培养,根据微生物学检测结果鉴别泌尿路感染。

2.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判断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肾脏疾病家族史、老龄(60岁以上)以及肥胖、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尿路感染、长期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者,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筛查,尽早发现肾脏损害。

3.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强调对肾功能的正确评估。

以往普遍使用的肾功能指标是血液中的肌酐、尿酸、尿素氮三大项。利用血肌酐值衡量肾功能,容易受年龄、性别、体内肌肉含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判断的准确性。将个体的年龄、体重和血肌酐值导入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位素检测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等检测手段比传统的血肌酐更能早期反映肾损害。

此外,肾脏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大小、形态、有无结石、肿瘤、囊肿、肾盂积水、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等病变。肾脏CT和核磁共振成像(MRI)能查出普通X线不能检查出的细小钙化、结石。同时可确定肾脏病变的部位、性质或先天性发育异常,还可以辅助诊断肾肿瘤、肾结核、肾囊肿等。MRI分辨率更高,对人体损害极轻,这是它的主要优点。

日常生活中哪些药最伤肾?

近年来,肾脏疾病逐年增加,其中一部分与药物使用不当有关。

原因:

老年人肾脏逐渐萎缩,功能逐渐减退,肾血流减少;儿童肾功能还未发育完全,因此,药源性肾损害特别容易发生在老年、儿童的病人中间。此外,原本已有肾功能障碍者,过敏体质、处于脱水状态的病人,也容易发生药物性肾损害,尤其是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发生肾损害的几率则更高。

引起肾损害的常用药物主要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这类药物使用时间超过10天后,肾损害的发生率会明显上升。

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一旦这类药物剂量偏大,便会引起血尿、间质性肾炎 ,严重者会导致 急性肾功能衰竭。

磺胺类药物:如复方新诺明,服药后易产生结晶而引起梗阻性肾病,出现血尿、肾绞痛、甚至急性肾衰,特别是脱水及老年患者,更易发生。

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时应多饮水,并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片碱化尿液,以减少对肾的损害。

其他药物

造影剂:是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药物,由它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也越发常见。造影剂的高渗性可加重肾缺血,也可直接对肾脏产生毒性。由于造影剂是过敏原,可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而累及肾脏。。

中草药,像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细辛、天仙藤、寻骨风、汉中防己等十几种常用中药药材已知含有马兜铃酸,建议少用,对肾脏有一定的损伤。通常来说,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是用药后出现肾脏损害最主要的原因。

因此,在服用以上药物时,首要原则就是坚持合理用药、切忌滥用药物。同时,尽量避免两种或两种以上肾毒性药物的联用,对高危人群要根据肾功能状态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 此外,患者用药时必须经常做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药源性肾病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有腰酸无力、小便异常、四肢浮肿、容易疲乏、血压增高等肾病征兆,须停药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尽可能减少药源性肾病的发展恶化。

本期焦点

专家介绍:

殷立青,肾内科副主任医师。1970年出生,1993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年。先后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肾内科、济南千佛山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进修学习。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尤其对肾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损害、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诊治及血液透析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各类医学专著发表论文10余篇。

专题推荐

关注甲状腺健康 全面了解甲状腺结节!...[详细]

我要皮肤靓靓,要美白,与黯淡的夏日告别!...[详细]

脑出血后遗症,怎样锻炼恢复得快?...[详细]

要“爱”不要“艾”。近年来烟台市艾滋病疫情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详细]

乙型肝炎危害最大,有感染率高、医疗负担重、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详细]

热点新闻

  • 你了解白内障的痛苦吗?
  • 每逢佳节胖三斤 腰围上的中国
  • 老年痴呆离父母有多远?
  • 怎么判断输不输液
  • 全国PM2.5小心气管炎
  • 关注“心”健康
2002-2014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