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与死神赛跑 “起死回生”创造生命奇迹

2017-01-09 15:41:00 胶东在线
梁亚凤主任和她的工作团队
梁亚凤主任工作中

  胶东在线1月9日讯(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 重症医学科,就是人们常说的重症监护室,ICU。当患者被推进去的那一刻,ICU的大门便会将患者和家属隔开。大门外面是家属焦急的等候,大门之内则是医护人员在与死神赛跑,分秒必争。

  这道门又被称为“生死门”,对于病患的家属而言,他们大多恐惧这扇门,因为它距离死亡仅有一步之遥;但同时,这扇门又是一道希望之门,就看医护人员怎样将重危病患从鬼门关里拉回来。自2001年开始,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梁亚凤,16年坚守这道“生死门”,带领团队无数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

  与时间赛跑,分秒必争,这是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这16年中,让梁亚凤感触最深的。

  “进入ICU的患者大多数处危重状态,并且病情变化瞬息万变。常常需要紧急气管插管、纤支镜检查、床旁血滤以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甚至是需要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治疗。而所有这些情况都是片刻不能等待的状态,需要医护人员全天侯不间断的监护治疗。”梁主任说:像急性心脑血管病变、呼吸心脏骤停这样的急症患者,有时最有效、最好的抢救时间可能就在那几分几秒钟之内,耽误了,即便是能够抢救过来,患者也会留下后遗症。

  因此,她总有一种感觉,上班的时候是上班,下班回家的时候也总感觉还在上班。一天24小时,随时都是在待命的状态中。

  早在七八年前,科里的年轻大夫居多,遇到突发状况时,经常需要梁主任连夜赶回医院参与紧急抢救。梁主任家距离医院仅有几百米远。“接到电话之后,真的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从家往医院里奔跑,就怕耽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梁主任回忆,这样的电话也会在冬天里的半夜12点甚至凌晨响起。冬天的夜晚不仅寒风刺骨,大街上更是一个人影也看不见,问及她一个人怕不怕走夜路时,梁主任的回答令人惊讶。 “大多数情况下心里就想着得赶紧回医院,早都忘了‘害怕’这回事。”她笑着说,即便是有时回顾四周漆黑一片,心想,如果真的出来个拦路抢劫的歹徒,我也会边跑边和他说:我是名医生,现在医院里有危重的病人等着我去抢救,时间不等人。即使是歹徒,面对生死的临近点,也会有人性善良的一面。

  多学科会诊更需团队协作

  隔着重症监护室厚厚的玻璃,被隔离开来的病人家属只能远远的看望自己的亲人,看着无数的医务人员不停穿梭在病床前。重症医学科,这个总带着神秘色彩的地方,医生护士们究竟是怎样一次次将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危重病患拉回来的?在梁主任看来,更多的时候重症医学科是需要团队协作的集体,不仅包括本科室医护的紧密协作,也包括全院各科室的团结协作。

  2016年2月4日,收治一名59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0天,意识障碍伴恶性心律失常3天”入院。

  本次入院前3天,患者突发意识丧失,于当地医院就诊,给予行心肺复苏术,术后患者未醒,并反复发作室颤。在当地医院反复电除颤约80余次。为进一步治疗转至我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肺复苏术后心律失常-室颤多器官功能衰竭”收住我科。

  入科时,患者再次出现室颤,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无创机械通气,300瓦秒非同步电除颤一次,转为窦性心律。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呈昏迷状态,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肝功能衰竭,并血功能异常。急行床旁血滤治疗。住院期间,室颤仍反复发作,多次给予电除颤。经治疗一周后,患者神志转醒,但双下肢出现截瘫,考虑与心脏骤停导致脊髓供血障碍有关。待血流动力学稳定后,联系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左前降支闭塞,右冠发育细小,近中段约60%狭窄,术中给予行支架植入。历时1个月的治疗,心衰得以纠正,肝肾功能恢复,凝血功能障碍纠正,双下肢肌力有所恢复,肌力2级,好转出院。

  特殊科室更需要理解与尊重

  上面的抢救病例中,患者家属看到了每一个步骤中医生和护士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感谢无疑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安慰。

  “重症医学科无疑是全院里最特殊的一个科室,是医院各临床科室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在这个科室里,没有直接能够出院的患者,并且是全院死亡率最高的科室。因此重症医学科的病人,除了病情危重外,更难处理的就是医疗纠纷。”梁亚凤主任强调,对于这个相对“特殊”的科室来说,医护人员更需要的就是理解与尊重。

  “重症医学科是全院最麻烦的‘纠纷集散地’,尤其是择期手术病人术后出现并发症,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的时候,必然要转到重症医学科来抢救,麻烦也就接踵而来。”梁主任说,危重症病人抢救治疗虽然很有难度,但更艰难的却是和家属的沟通。因为家属缺乏医学常识,常常不理解为什么手术都做完了,病情还是会出现恶化。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我既然花了钱了,那就一定能够治好病;已经手术了,病灶已经切除了,为什么病情还会恶化;病人做的是腹部的肿瘤切除,为什么肺会出问题,为什么肾脏或是肝脏会出现问题,甚至病人会死亡?患者家属一系列的疑问,都需要我们医生耐心的去解释。一个择期手术的患者,尤其是家属对手术的期望值很高,术后从病情的恶化到死亡,期间的沟通是非常的艰难。每一项检查及治疗,尤其是有创的检查及费用较高的治疗,都需要医生详细与家属解释其必要性及其危险性,要花费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医生冒着相当大的风险去抢救病人,但家属未必都能够理解,这也是当前所有医生面临的困境。

  尽管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量非常的繁重,而且危险无时不在,但重症医学的医护人员还是苦中有乐。因为,每当一个濒临死亡的危重症患者,通过大家日夜奋战,团结协作,不懈的努力而起死回生的时候,也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在ICU里,经常能够听到医生对患者家属说的一句话就是:患者能够转危为安是对我们最高的嘉奖。

  先进设备和技术创造生命的奇迹

  重症医学科是全院甚至全市危急重症患者最集中的地方,这里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这里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广泛、基础知识更扎实的医生护士,也需要各种各样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经过20年的励精图治发展,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综合救治水平较高的医护队伍。目前科室医生1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4人,硕士13人,学士2人;科室床位有33张床。

  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肠内外营养支持,重症感染,中毒,水电酸碱平衡,各种休克液体复苏,呼吸道管理,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针对各个功能障碍的器官的动态监测与长期生命支持,多器官衰竭的综合救治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及独特的治疗与护理优势。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其中肝功能替代、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及省内领先水平;在机械通气治疗方面,所开展的APRV/BIPAP、ASV等先进通气模式用于重症呼吸衰竭、ARDS的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

  目前特色技术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以及超声引导下床旁临时起搏器安装术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栾雪
打印 |
关闭
  • 热点阅读
  • 健康资讯
  • 养生保健
  • 疾病预防
搜索推荐
相关新闻
专家访谈+更多
本地资讯+更多
热点新闻
网上问诊+更多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返回首页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