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多学科合作显身手 与时间赛跑保患肢

来源:胶东在线  2019-10-22 10:11:49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0月22日讯(通讯员 王磊)近日,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康复出院了一位特殊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动脉损伤并栓塞的老爷子。股骨转子间骨折并不特殊,但是同时合并股动脉损伤并栓塞却十分少见。如果处理不及时,患者会出现下肢远端缺血并坏死,将面临截肢的风险。

  这位老年患者是因车祸被送至医院急诊科,行右髋关节X线提示患者股骨转子下骨折,遂收治到创伤骨科。值班医师查看患者后,见患者髋部肿胀明显,疼痛明显,在给予止痛、下肢牵引同时,经查体发现患者的下肢足背动脉搏动不能触及,且远端血运差。粗隆骨折极少出现合并血管损伤的情况,合并血管断裂者更是少见,国内外鲜有报道。老人病情复杂,为保住肢体,应尽快进行治疗。

  创伤骨科主任李善会教授查看患者后,当机立断,立即通知急诊行下肢血管彩超,结果回报提示患者股动脉近段血管内急性栓形成,现基本确定为患者因车祸外伤致股骨转子骨折,损伤暴力较大,同时合并血管损伤,致血管内血栓形成。李主任随即组织科内讨论,并请介入科李乃选主任会诊,协助制定治疗方案,决定先由创伤骨科行股骨转子下骨折切开复位加长PFNA内固定,在内固定完成后,最后由介入科行股动脉栓塞取栓术。

  此时,李善会主任刚下手术台,没顾上吃口饭,立即换上接近三十斤重的铅衣,在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缜密操作后,手术成功结束,术中出血大约100ml。李主任下台后已是晚上9点,脱下已被汗水浸透的手术衣,未能落座休息片刻,又马上陪同患者直接进入导管室,行股动脉血栓取出术。

  介入科李乃选主任接过接力棒,再次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让缺血的下肢血管再通。在导管室经血管造影可见,患者自股动脉近段血管内膜损伤,近段以下22cm的血管内被血栓占满,经过介入团队2个半个小时的不懈努力,顺利将血栓全部取出,使得堵塞的血管得以再通,终于患者的足背动脉恢复了搏动,远端的组织得到了丰富血流的“滋润”,而此时已是深夜的12点。

  所有辛勤的汗水和努力,在看到患者手术成功避免了截肢风险的瞬间,化为了所有参与治疗的医护团队的笑容,也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由衷感谢。

  健康科普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高龄低能量骨折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松质骨含量高的髋部最为突出。根据研究显示,在1990年全球范围内发生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共约有160万人次,保守估计到2050年全球范围内这一数字将超过626万人次,其中大约有1/2为股骨粗隆间骨折。

  如今,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已经不再是医学界的难题,各种内固定材料的问世和不断改良也使手术治疗更加简单,疗效更加确切。但是仍有各种合并症的出现,影响患者后期的生活,严重者还会遗留残疾甚至死亡。所以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及内固定材料对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以及获得较好的预后十分重要。研究结果发现在患者受伤后的3个月内死亡率高达16.7%,这一数字超过了股骨颈骨折患者死亡率的2倍,所以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损伤,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操作简便、出血较少、手术创伤小、不需广泛剥离骨膜、术中对局部组织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牢固等优点,目前基本已成为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金标准。同时,近端改良的螺旋刀片可以确保股骨头骨质填压,使其抗旋转能力和稳定支撑性增强,以及有很强的抗抵髋内翻畸形的作用,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滨州医学院创伤骨科在李善会主任医师的带领下,采用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已取得非常成熟的技术,年完成转子间骨折手术量已达60余台,最大年龄94岁,平均手术时间在60分钟内完成,出血少,患者术后立即解决了疼痛,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友情提示:随着天气转冷,尤其是冬天来临,老年人尽量避免在雨雪天气外出,因为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的低能量损伤,滑倒摔伤为髋部骨折最主要原因之一。

[ 责任编辑: 刘妍 ]
相关新闻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