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区 |《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人才聚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进程,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及形势

  蓬莱区坚持走“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道路,围绕创新药物、高值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制品、高端原料药四个板块,逐步形成以创新药物为基础,以高值医疗器械为方向,以海洋生物制品为特色,以高端原料药为支撑的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体系。目前蓬莱区共有药品生产、保健品、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企业19家,2021年内产业产值38亿,同比增长47%。在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增长形势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区生物医药产业能够实现较好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为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烟台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烟台市青年人才政策指南》等政策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培育和鼓励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的保障措施,蓬莱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制定了《人才新政21条》等支持人才发展政策,极大提升了我区对生物医药产业人才的吸引力。在做好政策保障的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加大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结合企业需求举办多场青年人才招聘会,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来蓬干事创业穿针引线、搭建平台,截止到目前生物医药产业已储备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96名,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7人,博士以上学历4人,各类职称人员合计141人。

  虽然近年来蓬莱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较小等原因,人才方面的缺口依然十分明显。一方面社会资本的短缺导致蓬莱难以吸引高端人才。我区目前仍然缺乏由社会资本建设的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研发机构,新型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的人才短缺;中小型企业的中层技术骨干、企业管理人才不稳定,难以在岗位上保持长期稳定的工作,限制了我区中小型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先天条件不足导致培养本地技术人才队伍困难。本地人口基数不足,缺乏高水平大学和技术学校,难以提供产业做大做强所需的大批人才,其次撤市划区对人才的吸引效果和对经济的拉动效应尚不明显,蓬莱与青岛、济南以及烟台发展成熟地区相比缺乏高新技术企业,难以吸引高学历、高技术人才前来就业。

  直面人才困境挑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发展机遇。蓬莱拥有2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蓬莱港、滦家口港,已开通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其中蓬莱-大连、蓬莱-旅顺航线是联接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的黄金水道,蓬莱火车站每日开行6趟动车组,烟台国际机场距离市区仅30分钟车程,已开通国内、国际50多条航线,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格局开始呈现;此外黄渤海新区建设方兴未艾,胶东半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环渤海高铁、潍莱高铁、胶东区域内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教融合一体化等项目和联动机制也为企业与投资者们提供了充足的信心。蓬莱可抓住机会承接大量来自京津、长三角等地的高新产业,为高技术人才的引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思路及目标

  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发挥资源、文化和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争取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为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建立产业研究院和产业人才智库。其中,围绕建立产业研究院的目标,搭建产业科创平台体系,重点依托北大高科、诺康等龙头企业,力争建设1个产业研究院或高端科创平台;围绕建立产业人才智库的目标,搭建产业人才顾问体系,重点以高层次人才为主体,选聘1名产业首席专家,建立“产业顾问”和“产业能手”智库,力争引进3名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团队)。

  三、重要措施及路径

  实施“五大行动”,即选聘产业首席专家、建立生物医药产业专家智库、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手册、联系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专业高校、引进一批生物医药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在引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生物医药项目及人才上下功夫、求实效,推进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选聘生物医药产业首席专家。

  结合我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药物、高值医疗器械、海洋生物制品、高端原料药四大产业发展板块,选聘具备相应工作经验的首席专家一名。首席专家应为相关产业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家级专家及相当水平的高层次人才。主要职责是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决策和组织实施提供咨询和指导,包括研究编制本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预测,重大项目整合凝练,对产业技术创新目标选择、任务安排和项目立项提供咨询意见,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和验收工作等。首席科技专家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三年。由区政府颁发聘书,给予每人每年2万元工作经费,并按实际贡献给予最高10万元奖励。

  完成时限:10月底前,蓬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公开选聘或自主推荐的方式,提出推荐人选及情况报告,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审查后,由蓬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征求区级分管领导和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意见,通过后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底前,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对推荐人选进行公示公布,由区委、区政府颁发聘书。由蓬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制定顾问选聘合作协议,确定首席专家工作职责。

  (二)建立生物医药产业专家智库

  以高层次人才信息为主体,搭建“产业顾问”和“产业能手”两个智库,对全区现有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资源进行分类采集。“产业顾问”智库,主要采集2016年“双招双引”工作中已建立良好联系的区外高层次人才信息,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专业技术研究10年以上,有较强的战略思考和决策咨询能力,在本行业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岁。“产业能手”智库,主要采集区内生物医药企业中总工程师、技术研发负责人以及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分析梳理人才领域分布、专业分布、业务特长、科研成果等,全面掌握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底数,原则上产业专家智库总人数不超过30人,实行动态管理。采取集约化使用模式,建立产业专家智库共享平台,主要为人才评选、项目论证、决策咨询提供参考依据。来蓬参加评审、研讨或授课的“产业顾问”,按照相应标准给予评审费、咨询费和授课费。

  完成时限:8月底前,开展摸底调查。发放征集专家智库信息的通知或函,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机构(协会)、企事业单位等推荐一批专家信息。7月底前,分类采集人才信息。10月底前,进行有关信息审核,补充完善信息。12月底前,审定有关信息,专家智库基本建成。依托专家智库开展人才评选、项目论证等工作。

  (三)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手册

  以蓬莱生物医药产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摸清企业具体的人才需求,包括人才的专业、研究方向和掌握的技能、薪酬待遇等问题。同时精准传达我区人才政策、详细地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认真地听取企业对人才引进的意见。在走访结束后将收集到的生物医药人才及技术需求资料编纂为《蓬莱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需求手册》,通过招聘会、推介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对外推介,同时在推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对手册内容进行动态调整。

  完成时限:7月底前制定走访方案,制作调查统计过程中使用的相关材料,开始对辖区内的各大生物医药企业进行走访,9月底前基本摸清企业的人才需求,将需求情况提报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要求进行修改、梳理,并将需求情况编印成册,后续通过多种活动对外发布。

  (四)联系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专业高校

  蓬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以北大高科、诺康制药等蓬莱区龙头企业为主,与1所以上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取得实质性的合作成果,建立1处产业实习实训基地或科研基地,为蓬莱生物医药产业提供技术人才力量。

  完成时限:8月底前提出拟联系高校的名单并开始与高校进行对接,10月底前起草合作协议,确定合作内容及形式,12月底前与高校正式签约建立合作关系。

  (五)引进一批生物医药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组织辖区内重点企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专题招聘,在积极参与各大高校、政府部门组织的招聘会的同时,借助直播平台等网络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推介、招聘活动,帮助企业将招聘范围扩大到周边省份。计划将于年内举办2场专业招聘会,为企业招募医药相关专业硕、博士人才,帮助企业缓解招工难、用人难问题。

  完成时限:11月底前完成本年度招聘任务。

  四、组织领导及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一产一院一智库”产才融合支撑计划,是我区聚力提升人才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摆到重要位置来抓,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详实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总体要求、进度安排、推进措施和责任分工等,有计划有步骤推进落实,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强化协调配合。实施“一产一院一智库”产才融合支撑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区市场监管局加强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牵头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区生物医药产业工作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主动担当,确保所分工任务事项落到实处。

  (三)健全考评体系。建立健全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完善人才引进考核评估运行机制,对生物医药产才融合支撑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和专项评估。建立针对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作为用人主体的招才引智积极性,对支持人才发展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