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2月20日讯(记者 许加薇 孙宗顺 实习生 王艺臻)“让哥哥跟妈妈说句话好不好?”李燕温柔地对着电话另一头的小女儿说。
“不好,静怡跟妈妈说话,静怡想跟妈妈说话。”小女儿坚定地拿着手机,不愿意递给哥哥。这一幕经常发生在李燕与家人的视频对话中。
来自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的李燕跟随着第一批烟台支援湖北医疗队来到黄冈,已经27天了。李燕有两个孩子,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已经上了初中,小女儿静怡才两岁半。李燕只要有空,每天都会给家里打电话报平安,但最近哥哥要上网课,妹妹总是抢先哥哥一步接电话,之后就再也不舍得放开与妈妈的通话。
“她还那么小,就是想跟我再多说几句话,哥哥知道体谅妹妹,每次都让着她。我都是等到跟她说完再见后,再打另一个电话,儿子拿着电话到另一个房间里跟我聊几句。”李燕对大儿子的懂事感到既欣慰又心疼,但她也很能理解小女儿想跟妈妈多聊一会的心情:“以前他们两个人在家里经常打闹,但是这段时间,哥哥也知道让着妹妹了。我也多想和他们多聊一会,多看他们几眼,我怎么会舍得离开我的孩子呢?但是在这个危急时刻,我必须要站出来履行自己的责任。”
与李燕同在一批来到黄冈的同事曲文杰也是同样的心情,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上小学,小女儿在上幼儿园。曲文杰几乎每天都跟家里打电话,对懂事的大女儿,曲文杰希望女儿可以早日学会独立,所以也就严厉了一些:“在家里网课都按时上了吗?”“寒假背诵的内容背完了吗?”“画画在家里也练一练啊,别把画画也撂了。”“在家里好好看着妹妹哈,两人不许打闹了。”面对妈妈爱的嘱咐,性格内敛的大女儿都乖巧地答应。日常的对话发生在非日常的时间中,却也让曲文杰和女儿都觉得无比安心。
不同于大女儿,小女儿性格外向,心中想什么都会表达出来,几乎每一次通话她都会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啊?”
“快了,等这边的病号都好了,妈妈就回去了。”曲文杰不敢给女儿做出承诺,只能含糊说个大概。
“妈妈你要早点回来啊。”小女儿的声音有点哽咽,但是家里老人都嘱咐过她不能在妈妈面前哭,她也坚持着忍住眼泪。
曲文杰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但害怕对女儿们有不好的影响,每次都拼命地忍耐:“嗯,你在家里听话,听姥姥的话、奶奶的话、爸爸的话,你和姐姐在家里好好玩,还有姐姐写作业不能去打扰姐姐。”挂断电话的一刻,泪如雨下。
“听家里的老人说,孩子都变得听话了,两个小姑娘也不打闹了,以前在家里互掐的时候,气上来了谁都不让谁。”一聊起孩子,曲文杰也变得更加开朗:“说不想孩子,那都是假话。我来到这边,看过很多患者因为要隔离治疗,不得不和孩子暂时分离,希望在我们的援助之下,让他们早点团聚,我们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