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7月9日讯(通讯员 沈志鹏)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4天,多数为5—8天。人感染登革病毒后,会出现突发高热(高达39°C—40°C),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有些病例出现眼结膜充血、皮疹等症状。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因此,最简单的预防登革热的方法就是防止伊蚊叮咬。蓬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外出时,提前关注目的地国家或省市是否存在登革热疫情,如无特殊需要,尽量避免前往疫情暴发的国家或地区。
二、防止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注意穿着长袖衣物(最好是浅色衣服)、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三、做好个人健康监测。自有疫情发生国家或地区返乡后2周内一旦身体不适,出现发热、头疼、关节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史,以便早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