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14日讯(通讯员 王磊) 油漆的主要组成有油料、树脂、颜料、稀料、辅料等成分,各组成所需原料种类又有所不同,所以油漆工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比较复杂,一些有害成分可通过皮肤、粘膜接触、呼吸等进入人体,有可能引起下面几类职业病:
1、职业性中毒。比如苯中毒、甲苯中毒、二甲苯中毒、汽油中毒、丙酮中毒等。
2、职业性肿瘤。接触苯可能会导致白血病。
3、职业性皮肤病。油漆中的一些成分可能会导致皮肤病。
蓬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在储存、调漆、配料、喷涂等各环节和作业场所,安装有效的通风设施,降低空气中含苯等易挥发化合物的浓度,把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浓度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内。生产工作期间,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密闭作业空间等特殊环境下,工人须使用送风式面罩,在作业过程中设置使用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
2、油漆工作业时应穿戴好工作服、手套、帽子和防毒口罩,避免油漆和挥发物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
3、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革新,使用低毒或无毒溶剂代替有毒或高毒溶剂;基本采用水性漆(不用任何有毒有害溶剂、用水稀释)取代溶剂型油漆,提高机械化水平,尽量使操作工人不接触和少接触含苯的有害气体。
4、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防范燃烧和爆炸,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不在存在危害的场所居住、进食等,作业完毕要注意清洁卫生等。
5、有害作业和无害作业分开或错时操作、设置和正确使用有效的通风排毒设、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应急救援设施和卫生设施等。
6、用人单位要定期委托有职业危害检测机构进行现场空气采样和检测,一旦毒害物浓度超过标准值,立刻实施有效措施整改。
7、严格落实岗前、岗中和离岗时的体检制度,对存在职业禁忌的严禁从事接害岗位工作,非禁忌人员在上岗前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危害告知,用人单位必须在合同中写明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及可能产生的后果、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和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