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3日讯(通讯员 孙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增加人民健康福祉,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谋划推进,从基层的点滴做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追求生活质量,关注健康安全,看病要舒心,服务要体贴。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不但要尽力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还要从自身创造条件提高患者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医护合作是医务工作者职业生涯中最长久的一种关系,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安全。同事间的相处时间甚至比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久。通常一医一护搭档上夜班,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合作愉快。”我们常说,对待患者,要像亲人一样,而对待同事,则要像对待长者一样尊敬。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要维系良好的同事关系,首先要从内心尊敬对方。双方协同合作,既能促进双方感情沟通,愉快交流,又能更大限度为患者提供便利服务。一个好的合作对象,能让对方从内心感到愉悦,一个沟通不畅的合作对象,则会让对方从心里反感,从而减少沟通交流的机会,增加患者的安全防范风险。
“苗大夫,快,6床头晕恶心,血压90/50mmHg,我已经建立静脉通路了。”“赶紧的,急查血,监护氧气按上,我下医嘱你赶紧处理。”“苗大夫,患者呕血150ml,意识清醒,心率120次/分,血压102/58mmHg,呼吸25次/分。”“止血药、升压药都调快滴速,配血准备输血。”“苗大夫,血压下来了70/42mmHg,呼吸兴奋剂和升压药都用上了。”“尽全力救治”。
紧张的忙碌了一宿,从马不停蹄的脚步,无时无刻的病情记录,到最后一切归于平静,家属的释然,患者安详的离去。面对家属一声感谢,作为医护工作者,内心还是不免遗憾和惋惜。医护人员的职责就是守护生命、护佑健康、减轻痛苦,也许不能做到最好,但他们时刻都在竭尽全力。
医院是一个离天堂与地狱都更近的地方,前一刻还皆大欢喜,下一刻就可能生死时速。谁也不可能预测意外的到来,可医护人员必须24小时备战,不敢有丝毫放松。面对每一个救治成功的患者,他们心里充满着喜悦,面对抱怨他们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他们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眨眼间,从一个刚踏入医院的新人,到历经无数生死挑战,从稍受挫折就心里不舒服到淡然处理各种问题,从上班的小心翼翼到工作的驾轻就熟,从别人眼中的稚嫩青涩到如今的成熟稳重,变化的是日益增进的技术和职责,不变的是治病救人的初心。不问前程,不求褒奖,无悔地做一名健康卫士,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