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东在线10月27日讯(通讯员 丛冰)“能够代表医院参加此次援藏任务深感荣幸,我一定不辜负院党委的嘱托,珍惜此次荣誉和挑战,在援藏期间努力工作,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为院争光!”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援藏专家李存宝在医院为他举行的欢送会上坚定地说道。
7月1日,李存宝接到援藏任务。7月4日,在医院和家人的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来到距离4000公里以外的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开启了长达三个月的援藏征程。

乘机奔赴西藏,开启援藏之行
记者在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门诊部见到了援藏归来的李存宝,从他那张被强烈紫外线晒得黝黑的脸上,能清晰感受到此次援藏的艰苦。谈起刚接到援藏任务时的心情,李存宝表示自己既激动又憧憬。“这是个光荣的任务,能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是院领导对我的信任和肯定。激动之余,我的心情也很忐忑,从来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开展工作,怕自己无法胜任。”李存宝笑着对记者说。
从接到任务到出发援藏仅用了3天时间。虽然知道高原反应可能会面临的危险,李存宝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也很有信心,但刚下飞机还没来得及欣赏西藏美景的他,还是被高原反应所折磨,头疼、头胀、胸闷、恶心一阵阵袭来,只好靠药物和吸氧来慢慢缓解。

此次援藏,是近年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第二批精神卫生援藏项目,共有来自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和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潍坊5市的6名精神卫生专家奔赴西藏,分别驻扎在桑珠孜、白朗、南木林、昂仁、聂拉木等5个受援县区,广泛开展精神卫生防治和带教工作。经过短暂的修整,李存宝与其他援藏专家一起于7月8日和9日,对日喀则市疾控中心和18县区的36名精神卫生转岗医生和信息管理人员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集中培训,使他们短时间内掌握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和信息上报等基本流程。专家们自己制作课件,采取理论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方法,直观又生动,收到了很好的带教效果。
“在给学员培训时,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高原反应,一节课上一个小时,不敢讲太快,不然会感觉胸闷。有同去的专家讲课时,还需要吸氧。”李存宝告诉记者。

到达聂拉木,开展筛查复核治疗工作
培训结束后,山东援藏专家们就分赴各自受援县,李存宝来到了聂拉木,开展援藏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复核和治疗工作。 “聂达木县的医疗卫生非常基础,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除了当地村民精神卫生意识较差,还有交通不便,乡到县都要坐车四、五个小时,村和村之间坐车也需要一、两个小时。”李存宝说道。
聂拉木县没有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全县的精神卫生工作均由当地疾控中心负责。因此,在入村入户进行精神障碍筛查复核治疗时,李存宝都由当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陪同。在这一过程中,李存宝还要为患者和家属科普精神卫生知识,半个月的时间,他走访了聂拉木两个镇、五个乡。对于那些新增的疑似病例,则由工作人员统一集中至村委会,李存宝对这些患者进行详细的筛查,确诊病例及时纳入管理,并给出治疗方案。同时,李存宝对当地的精神科转岗医师进行现场带教,指导其如何问诊、鉴别、诊断和治疗,以保证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规范、持续的开展。

2015年的一场地震,让原本美丽的聂拉木变得满目疮痍。经过五年的重建,虽然改变了很多,但依然未恢复旧貌。“当地医疗卫生设施比较简陋,也没有专门的精神科药物,拿药有时候还要去拉萨。为了方便就医,我们这次来免费为当地患者提供了三个月的治疗用药,希望可以帮到他们。”
那段日子里,在聂拉木各镇村,你总能看到李存宝消瘦而忙碌的身影,他利用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整个聂拉木,成功对38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了筛查复核治疗工作,对4名新增患者进行了登记注册和诊断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精神分裂症是当地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专家组对此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解决和治疗方案。但这是一项系统工作,仅凭我们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李存宝更加感受到援藏工作的任重道远。

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援藏任务
援藏中,李存宝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考验。除了走访时的交通不便,李存宝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高原反应。“聂拉木的平均海拔是3400米,我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慢慢适应了头疼的症状。在高原走路与平原不同,走路不能太快,不然会胸闷,在爬楼梯时每爬一层也需要歇一歇,不然心跳太快受不了。”李存宝说道。除了高原反应,生活上的困难更让他体会到西藏生活的艰苦。“我所住的招待所经常停水停电,也不敢洗澡,怕感冒引发肺水肿,当地的医疗条件是没办法治疗的。”李存宝说。
来到聂达木后,最令李存宝后怕的是一次洪灾的经历。由于聂达木距离雪山近,山上的雪融化后形成了三个堰塞湖,那段时间,大量融化的雪水流入湖内,水位涨得很快,把聂达木县与外界相通的唯一一座桥都冲垮了。一天晚上,李存宝突然接到政府通知,所有人员到政府前集合。直到夜里12点,水位没有继续上涨才解除警报。“当时情况特别惊险,我耳边都能听到水轰隆轰隆的声音,如果堰塞湖溃决,后果不堪设想。”李存宝心有余悸地说道。
虽然困难重重,但李存宝还是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结束了长达三个月的援藏征程。李存宝说:“经常有人问我援藏苦吗?苦!累吗?累!那为什么还要去?因为祖国的需要,‘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因为老一辈援藏人的口号,‘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因为我觉得能为西藏人民做点事情,能为精神卫生事业出一份力,这就够了!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