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2月7日讯(通讯员 艾萧) 近日,63岁的唐阿姨因右上肢红肿疼痛,伴发热1天入住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外四科,被诊断为“淋巴水肿”。通过两周的淋巴水肿规范治疗,唐阿姨肿胀的胳膊变细了,睡眠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据了解,唐阿姨有“2型糖尿病”史30余年。5年前曾因“右乳腺癌”,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给予放化疗,后出现右上肢淋巴红、肿、热、痛,且逐渐加重,随即在外四科接受消炎消肿对症治疗。在炎症发热症状消退后,医护人员通过徒手淋巴引流按摩,配合绷带加压包扎的方式来减轻患者水肿。
起初唐阿姨充满怀疑:“我治疗了那么久,都没有效果,你们医生护士轻轻一揉就能好吗?”但一次治疗结束后,唐阿姨明显感到紧绷的水肿部位皮肤变得松软。于是,她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坚持进行退肿运动,水肿情况很快就得到了明显好转。
经过两周规范治疗,唐阿姨的右肢水肿基本康复,臂围减少了4-7cm,右臂皮肤明显变得松弛、柔软。唐阿姨终于不再焦虑,睡眠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整个人也开始懂得了自信。
治疗结束后,外四科医护人员又指导唐阿姨在家中继续使用预防维持压力服,以防疾病复发。
科普小贴士:
很多肿瘤患者会出现肢体的水肿,水肿相当顽固,不易治疗且伴随终生。随着肢体的水肿越来越严重,逐渐会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肢体活动障碍,给患者造成了很大困扰。而这种肢体肿胀,其实就是淋巴水肿。由于对淋巴水肿不了解,很多患者往往忽视了肢体水肿的状况。当想要治疗时,却发现水肿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一、何种人群容易发生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做过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患者、清扫过盆腔淋巴结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头颈癌患者、黑色素瘤患者及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
二、怎样预防淋巴水肿?
由于淋巴水肿一旦出现,不可治愈,所以重在预防。淋巴水肿的高危人群一定要注意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患侧肢体及患侧区域的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2.禁止在患侧肢体进行抽血、静脉注射等有创医疗操作;
3.禁止在患侧肢体受压,穿宽松衣服,禁止在患侧肢体测量血压;
4.禁止在患侧肢体负重(小于5kg);
5.禁止暴露患侧肢体于高温环境中;
6.控制体重,避免出现超重或肥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