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5月24日讯(通讯员 王磊)司机小李去某企业拉材料,看见电焊工作业,出于好奇,便在旁边瞧热闹,第二天早上感觉眼睛不适,见光流泪,就来到附近医院就诊。医院门诊王医生经过检查后记录:患者主诉眼睛剧痛、畏光、流泪,视物不清,检查见角膜上皮脱落,荧光染色阳性,诊断为“电光性眼炎”。
王医生给小李介绍:电光性眼炎也称电光性眼病,是由于受到紫外线过度照射所引起的眼结膜、角膜的损伤。在自然界中,如高山、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层对紫外线的吸收和散射作用减少,在冰川、雪地、沙漠等眩目耀眼的地区,反射光的紫外线含量增高,都会引起眼部的损害。生产中常见的紫外线作业有电焊操作工、辅助工、紫外线消毒、诊断场所、高压汞灯照明场所、温度在3000℃以上的电极炼钢等;常见于工人在不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的情况下操作电焊或气焊时,弧光内射出大量的紫外线而引起眼的损伤。
王医生接着介绍,电光性眼炎常见以下症状:
1、眼部异物感、灼热感加重,出现剧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
2、检查可见眼睑及相邻颜面皮肤潮红,结膜充血或伴有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是紫外线辐射所致电光性眼炎的典型表现;
3、发病潜伏期最短0.5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症状可持续6-24小时,几乎所有症状48小时内消失,但上皮细胞受损严重修复时间明显延长,需要暂时脱离接触岗位,避免再次暴露紫外线造成新的角膜上皮损伤,症状反复发作,会导致慢性病变。
最后,王医生给小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1、避免接触紫外线作业环境。
2、给予局部止痛,防止感染的治疗,同时辅以促进角膜上皮恢复的治疗。
3、急性发作期可局部冷敷,戴有色眼睛,局部用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点眼,以及眼部点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
蓬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建议,生产企业须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电光性眼炎:
1、生产企业应制订安全生产制度,对员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教育。
2、企业应改进生产工艺,尽量采用先进的焊接工艺代替手工焊接。
3、工人在紫外线场所环境工作,要做好屏蔽遮挡,应佩戴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做好裸露皮肤的防护。
4、电焊作业时,禁止非电焊工人进入操作区,防止其他人员受到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