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20日讯(通讯员 孟彦祥 徐宇)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3月18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13家医院的院长、内分泌科主任以及护士长,共同相聚“云端”,在线参观访问全国“蓝色县域”标杆医院——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一起探讨县域医院管理及内分泌学科建设规划路径。
“蓝色县域”(Blue County)项目,即“糖尿病预防与控制相关卫生政策研究与县域内分泌学科发展助力工程试点项目”,是由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委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和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共同组织发起的。项目主旨是,在全国范围内筛选拥有杰出内分泌科的县级医院,作为“蓝色县域”试点交流基地,为各省县级医院提供学习参考样板。通过扶持基层医院建立或升级内分泌科室,提升以糖尿病为主的慢性病管理能力,提升早期教育率、早期筛查率、早期诊断率、规范治疗率、达标率。
下午2:00,“蓝色县域”交流基地线上访问活动拉开序幕。蓬莱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家山简要介绍了“蓝色县域”项目的实施背景和举办交流基地访问活动的意义。他说,“蓝色县域”项目从提高糖尿病防控管理能力的角度先行切入,通过对糖尿病的规范管控与相关科室联通机制的建立,助力基层及县域医院内分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全面提升基层医院尤其是县域医院糖尿病管理能力,推动上下联动的糖尿病管理分级诊疗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在视频致辞中强调,自2017年“蓝色县域”项目启动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已有多家未建科医院相继建立了内分泌科室,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尤其在疫情之下,糖尿病合并新冠病毒会提升患者的死亡率,更需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慢病防治,要与时俱进,通过县域糖尿病慢病管控,不断提升县级医院的临床和管理能力,助力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蓬莱人民医院院长姜宏伟发表大会致辞。她指出,县域医疗机构是慢病防治的“主战场”,创新慢病医防协同机制,为慢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势在必行。自2006年建科以来,蓬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作为域内建科最早、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内分泌疾病诊疗中心,就一直承担着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预防、治疗、保健等多种任务。近年来,内分泌科以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契机,成功打造了糖尿病等慢性病三级预防体系,有效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先后获评全国“糖尿病规范诊疗基地”、中国糖网DRSOP筛防中心和中国“县域慢病健康管理中心试点建设单位”。
交流大会上,姜宏伟院长还结合医院自身发展实际,以“探索人文建设,规划学科发展”为题,向与会院长和专家介绍了医院人才梯队建设及学科管理方面的经验。她说,人文医院就是运用人文关怀的服务手段,去解除病人痛苦的一种发展模式,要从人文高度推进人才培养,从人文高度推动学科发展,从人文关怀提升患者就医感受,让人文关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健康行动,让医学有温度、让医院有关爱、让医患有情谊。同时,要通过优化医疗资源、搭建学科建设平台、推进乡村一体化建设等方式促进学科群建设和发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修养、业务素养、文化情怀、身心素质过硬的医疗团队。
蓬莱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迟志波和护士长赵红霞,分别就内分泌学科建设和糖尿病慢病管理新模式、内分泌护理团队建设及医护协作经验进行了成果分享。学术交流内容丰富,非常贴近临床,其实用性和指导性极强,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认同和高度评价。
在院长对话环节中,蓬莱人民医院院长姜宏伟、副院长刘家山就医疗改革、医保政策、慢病管理以及分级诊疗的调控实施等话题,分别与各位院长进行了云上交流与探讨,坦诚交换了经验和看法。
在临床对话环节中,迟志波主任和赵红霞护士长,也针对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如何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慢病患者管理、如何以慢病管理为切入点推进医共体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交流讨论气氛异常热烈,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问题一个接一个,“标杆”科主任、护士长不厌其烦地解答,毫无保留。
在最后举行的“蓝色县域”项目授牌仪式上,健康界杨亚平宣读了由国家卫健委选定的包括山西省古交市中医医院、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医院等13家符合项目要求的县级医院名单。据统计,“蓝色县域”蓬莱人民医院交流基地线上访问活动,全国在线观看总人数达到8635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糖尿病慢病的“蓬莱模式”已在全国各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自2017年以来,已先后有全国18个省市111家县级医院的300多位院长、内分泌科负责人来蓬参观访问。未来,“蓝色县域”项目还将持续助力县域医院内分泌学科建设和发展,提高县域医院糖尿病慢病防控管理能力,让更多县域患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