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6月11日讯(通讯员 艾萧 马宝良)最近,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肾内科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74岁的李大叔因尿毒症在家行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但是最近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李大叔腹透液灌入通畅,引流速度却很慢,并且不能完全放出来。放液的时候他试着坐一会儿、站一会儿、又在床上翻一会儿身,还揉揉肚子,但腹透液还是不能完全放出来。每天3袋透析液,每袋大约有100-200ml不能放出来,这样不仅不能透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反而每天腹腔要“喝”掉400-500ml糖水,所以李大叔的身体一天天肿胖起来,而且活动后感到胸闷、憋气。
经过仔细检查,主管医生考虑:“漂管了。”就是说,插在腹腔的腹膜透析管漂起来了。打个比方,给鱼缸放水,想要把里面的水都放出来,就需要把吸水的管子放到鱼缸最底下,否则管子放到哪儿,就只能吸到哪儿的水。于是,医生立即让李大叔拍腹部平片,发现管子在腹腔里“打了个滚儿”漂在上面。
李大叔“漂管”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便秘,长时间不排便,肠道胀气有可能会将本来插在盆腔最低处的管子顶出来。二是不良的睡眠习惯,睡觉时喜欢蜷缩着身体,管子也跟着蜷起来了。三是缺乏运动,双下肢因骨折均做过手术,行走不便,最近半个月又染上了面神经炎,经常口服卡马西平,服药后出现头晕的不良反应,更不愿下地活动了。
据了解,李大叔4个月前刚做过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家属电话咨询过手术医师。建议其保持大便通畅,多下地活动。但复位的可能性比较小,如果不能复位,需要再次上手术台。
李大叔吃上了通便药后,大便通畅了。但因活动不便,只能短时间下地活动,更不用说爬楼、顿足、跳跃等复位方法了,他的腹透液仍不能完全引出。肾内科医疗团队在查阅相关资料及讨论研究后,决定使用加压灌注腹透液的方法,让液体的冲击力使管子复位。经过几次加压灌注后,李大叔腹透超滤量由负转正,复查腹部平片,原来漂着的管子沉下去了。李大叔水肿逐渐消失,病情好转出院。
科普小贴士:
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方法,特别适合有工作需求的人群。相比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花费更少,可居家治疗,年轻人可继续工作,可外出旅游,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在国内大城市越来越受欢迎,已成为一种趋势。
腹膜是覆盖在腹腔里的一个半透膜,就像是筛子,把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滤出去。进行腹膜透析时,把一种被称为“腹膜透析液”的特殊液体,通过一条“腹膜透析导管”灌进腹腔。腹腔内腹膜一侧是废物和多余水分的血液,另一侧是“干净”的腹膜透析液,血液里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就会透过腹膜跑到腹膜透析液里,以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多余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