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8月19日讯(记者 王向荣)夏末秋初的烟台,海风徐徐,清爽宜人。8月18日下午,医用同位素药物及应用技术院士专家论坛在烟台市八角湾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核医疗领域诸多院士、专家聚集一堂,共享全球核医学创新态势,共谋中国核医学发展新篇,共聚核医疗产业发展力量。
医用同位素药物及应用技术院士专家论坛是2022医药创新与发展国际会议的重头戏。本次活动由烟台东诚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烟台市牟平区政府、烟台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论坛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总工程师邓建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蒋建东,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雷平生,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副主任潘刚,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教授黄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志,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院党委委员李中军等专家学者及各界嘉宾出席会议。黄钢教授,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田国新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胡宽博士,Texas A&M University核工程博士张运荒发表主旨演讲。
“核医学在临床医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临床诊断、治疗以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黄钢教授普及了核医学的内涵和应用意义,他带来《分子影像与靶向药物评价》的专题演讲,“核医学是一个可视化药物以及药效揭示的重要工具,可以说,核医学将会使我们的靶向药物真正进入到精准医学的落地应用时代。”
接下来,张运荒博士讲解了《从军工到民生-反应堆的核医疗应用》,田国新教授带来《治疗放射性核素分离技术及前景展望》的线上讲座,胡宽博士带来《靶向药物的若干前沿与发展趋势》的学术分享。
“核素核药在靶向诊断和治疗在目前发展阶段存在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在核药发展过程中,我们受限于新的靶点不足,以及核药分子的不足,未来基于这两个关键的科学问题,在新的靶点和新的分子实体寻找上面要下功夫,花大力气。”胡宽对核药在靶向诊断和核素治疗发展趋势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会上,东诚药业总经理罗志刚对正在规划建设的烟台核医疗科技馆进行了介绍,从定位内容和展现手法进行了推介。
东诚药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成为“肝素专家、核药先锋”,该公司的原料药业务及核药业务均占据市场的重要地位。自2015年进入核医药领域以来,东诚药业快速布局,从零开始逐步打造了完整核医药产业链,已经成为中国核医药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目前,东诚药业已形成“筛查—诊断—治疗”放射性药品全覆盖;东诚药业配送网络中投入运营的站点达到27个,即将达到30个,将覆盖全国重点大中型城市及95%以上人口。在诊疗服务领域,公司积极布局了高端核医疗装备BNCT业务,目前进展顺利。在研发创新领域,已形成了以“蓝纳成”为首的独具特色的研发平台,拥有丰富的产品管线,且布局的多个产品具有突出优势。现阶段,东诚药业基本实现了放射性药物的生产销售、创新研发、临床转化应用以及核医疗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等全产业链布局,为造福病患,推动行业发展不断努力。
罗志刚表示,核药作为新兴产业,还存在产业链不完善的问题,常规的生物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但是核医疗产业目前各环节相对分散,所以作为头部核药企业,东诚药业要想办法对生产链条上的各个节点进行打通。目前东诚药业正在建造我们的生产体系,完善整个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助推企业的再次腾飞。
近几年,烟台已在医用同位素这一优势领域上率先布局,产业基础非常坚实。烟台市有我国医用同位素药物领域双寡头之东诚药业,形成了丰富的国内主流医用同位素药物产品线,蓝色药谷生命岛建设的国际医用同位素创新应用基地,已经吸引和集聚了一批顶尖医用同位素领域科研机构,一批国内外高水平院士专家团队,一批该领域领军企业,初步形成了以研发创新为引领的,包括药物研发、产品中试、创新孵化、落地生产、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医用同位素全产业链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