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是第九个“世界血栓日”,烟台业达医院VTE技术小组联合健康教育小组在医院大厅开展了“栓不住,动起来”健康义诊和科普宣教活动。

上午9点,到医院就诊的群众看到脊柱外科鲁秀国主任和关节外科许仁国副主任等专家在大厅义诊,纷纷前来咨询,专家们一一为现场群众进行解答,并给予治疗建议。
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则为广大群众现场讲解、普及静脉血栓栓塞症等相关知识,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倡导广大群众了解血栓,做好预防,减少血栓的发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客服工作人员则在现场帮助维持秩序,确保义诊活动有序进行。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之后第三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漏诊率的特点,也是大手术住院患者及内科重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VTE可发生于全身各组织和静脉器官中,已经成为住院患者中存在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如果深静脉血栓形成不早期进行治疗,血凝块可能脱落并转移到肺部,从而形成致死率非常高的肺栓塞,需要立即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因此静脉血栓也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为什么会发生VTE呢?
正常静脉血管内流动的是静脉血,当长时间卧床、活动减少时,血液流动会变缓慢甚至瘀滞,如果失水过多、血液浓缩或罹患肿瘤,会使血液达到高凝状态,以上因素单独或多个共同作用时可引起VTE。
VTE防治三大原则:
基本预防:早期活动、避免脱水(疾病本身有限制除外)、有效咳嗽与深呼吸、抬高患肢、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等、避免下肢静脉穿刺、高危患者测量下肢周径(非骨科)、高危患者指测氧饱和度,正确使用止血带。
物理预防:足底静脉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弹力袜。
药物预防: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加强用药护理。
出现哪些危险信号时,需警惕VTE的发生:
如果下肢出现肿胀、疼痛感(主要表现为胀痛)或者压痛、腿部有明显的颜色改变(如发红)、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就应及时检查,高度警惕VTE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