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市烟台市肝病二科成功为一名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炎患者实施急诊ERCP取石治疗。

患者年逾七旬,因发热伴上腹痛10余天入院。入院查上腹增强核磁发现急性胰腺炎,胰周及腹腔渗出明显,胆总管末端结石,最大直径1.0cm左右。完善各项检查后,孙鹏副主任医师分析患者为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结石胆管炎。“患者目前全身炎症反应重,如果延误治疗,有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死亡的风险;且病程超过72小时将引起十二指肠水肿,增加手术风险。但是如果不能紧急处置,患者将快速进展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带来死亡的风险。”孙鹏表示。
烟台市副院长刘友德立即组织全院专家对患者病情做进一步全面评估,排除手术禁忌症,决定在全麻下行紧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取石治疗。

术中,孙鹏副主任医师操控内镜顺利进入十二指肠降段,找到水肿膨大的乳头。内镜画面显示,乳头开口已被结石压迫变形,不断有脓液流出。依次切开乳头,用取石网篮将巨大结石取出后反复冲洗结石残渣,造影无结石残留,给予置管引流胆汁。这种复杂的微创手术在狭小的十二指肠腔内操作,且合并肠腔水肿的情况下,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发生穿孔。专家们通过一个小时的精细操作完成了手术,将患者的风险降到了最低。患者苏醒后即感到腹痛缓解,术后24小时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后续给予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出院。
科室主任于海峰介绍,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病情危重,死亡率高。ERCP取石可快速缓解患者梗阻症状,恢复胆汁和胰液正常排泌通路,且内镜治疗属于微创治疗,体表无伤口,对机体创伤很小,术后恢复时间短,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痛苦。
目前,烟台市肝病二科除了各种肝病的诊治外,还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筛查、超声内镜引导下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准治疗(ESV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早癌切除、黏膜下肿瘤挖除、隧道技术、贲门失迟缓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口(POEM)治疗、胆管取石、胆道引流减黄、胰腺疾病内镜诊疗等。
拓展阅读:
什么是ERCP技术?
ERCP,即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就是用十二指肠镜直接观察十二指肠乳头及开口,并由乳头开口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光透视下观察胆管、胰管显影并拍片。ERCP在我国始于1973年,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基本上达到了经人体自然腔道治疗疾病的目的。
ERCP的优势?
ERCP是诊断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ERCP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胆管树”图像,它可以鉴别黄疸的原因、梗塞的部位、结石的分布、胆管狭窄的部位与性质、有无胆管畸形、结合超声内镜更能早期发现壶腹癌等;ERCP是检查慢性胰腺炎、胰腺结石、胰腺肿瘤的重要手段;ERCP衍生的鼻胆管引流技术,可将引流管插入胆管行胆道减压、减黄治疗。
ERCP能解决什么问题?
1、胆总管结石:通过ERCP下行乳头肌切开或扩张,碎石等,可以轻松取出,这就是常说的“口中取石”。
2、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经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经鼻胆管引流(ENBD)有效地引流出感染性胆汁,迅速降低胆管压力,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特别对重症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及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减压(EST)和鼻胆管引流(ENBD)胆汁,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4、奥迪氏括约肌痉挛或良性狭窄: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或扩张后疗效可靠。
5、手术后胆汁外瘘:胆囊切除术或胆管切开术后早期发生胆瘘,行ERCP后置入支撑管到达瘘口近端,一般能在几天内胆管瘘口封闭,可以替代危险性极高的胆管再探查手术。
6、晚期壶腹周围癌的减黄:行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后引流胆汁,缓解黄疸,提高生存质量。
如果病人全身情况差,难以耐受取石的风险,也可先行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支架引流,待病人情况好转稳定后,再次ERCP取石或手术治疗。ERCP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不仅适合于一般胆胰梗阻病人,也适合于一般情况差、高龄、难以耐受外科手术的病人。
专家简介:

孙鹏,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擅长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消化道早癌筛查及消化内镜下微创手术,如消化道良恶性狭窄扩张及支架治疗、胃肠息肉切除手术、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剥离手术(ESD)、食管贲门失迟缓(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POEM手术、消化道出血的镜下止血治疗、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精准治疗(ESVD)、粘膜下肿瘤隧道技术(STER)及挖除术、全层切除术(ESR、EFTR)、超声内镜下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穿刺及治疗、十二指肠镜下胆管结石取石、恶性肿瘤引流、胆管手术后及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扩张、壶腹周围肿瘤内镜下切除、胆道镜、急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胰腺假囊肿、坏死的内镜诊治、内镜下胃空肠吻合等多种先进复杂的微创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