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 烟台健康资讯 >> 烟台海港医院

共创卫生城丨鼠疫的流行病学以及如何预防

来源:胶东在线  2023-08-18 14:05:40
A+A- |举报纠错

  鼠疫的流行病学

  01 传染源

  ①鼠疫染疫动物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以作为人间鼠疫的传染源,最主要的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如鼠类、旱獭等。

  ②鼠疫患者主要是肺鼠疫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具有传染性。败血型鼠疫、腺肿发生破溃的腺鼠疫患者等也可作为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不具有传染性。

  02 传播途径

  鼠疫可以经鼠蚤叮咬、破溃皮肤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

  ①经跳蚤叮咬传播

  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②经直接接触传播

  人类通过捕猎、宰杀、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染疫动物而感染,食用未煮熟的鼠疫病死动物(如旱獭、兔、藏系绵羊等)可发生肠鼠疫。

  ③经飞沫传播

  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造成肺鼠疫传播。

  动物和人间鼠疫的传播主要以鼠蚤为媒介,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

  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鼠疫病菌。

  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03 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感染鼠疫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典型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种:

  腺鼠疫:发热,多数是高热,39℃以上,腋窝、腹股沟(两腿之间)或者其他部位出现一个大肿块,非常疼。

  肺鼠疫: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咳血或者咳出带血的泡沫痰,这是鼠疫中比较严重的肺鼠疫,病情凶险,传播也比较迅速。

  其他类型,如皮肤鼠疫、眼鼠疫、胃肠道鼠疫等相对少见。

  如何预防鼠疫?

  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

  避免接触啮齿动物:鼠类或旱獭;严禁打猎,严禁剥食鼠、旱獭等动物。

  使用杀虫剂或驱避剂避免蚤的叮咬,避免处理不明原因的死鼠。

  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应带上口罩,并勤洗手。

  若曾去过疫区或密切接触了鼠疫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9天,期间若出现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等任一症状时,应立即到附近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的疫区旅游活动史。

  与鼠疫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应遵循辖区疾控机构的管理。

分享到:
初审:栾雪
复审:尹伟华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