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肝癌位列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相关指南明确指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根治性治疗是防控肝癌的关键措施。
随着广泛的科普,广大群众逐渐认识到肝癌早筛的重要性。经常会有人前来咨询,肝癌早筛能不能通过定期查血来实现,这样无论从经济性还是便利性来讲,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针对这一问题,奇山医院肿瘤介入科专家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01
单纯依靠查血结果筛查肝癌并不准确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血清标志物中的甲胎蛋白(AFP)来诊断原发性肝癌。这是因为AFP与肝癌及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多种肿瘤中均可表现出较高浓度。但实际上,单纯依靠AFP来诊断肝癌并不符合临床指南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呢?
1、肝癌患者AFP不一定就会百分之百升高,在临床上大约有15%左右的患者AFP是正常的。
2、不是所有的肝癌都会导致甲胎蛋白升高。例如,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可能不会引起AFP水平的显著变化,而只有原发性肝细胞癌通常会导致AFP升高。
3、如果在肝癌早期进行检测,肿瘤可能还不足以影响AFP的水平。随着肿瘤的增长和扩散,AFP水平可能会逐渐升高。
4、一些肝癌细胞可能不会产生或分泌AFP,或者产生的量不足以使血液中的水平升高。
5、除了肝癌,其他一些肝脏疾病(如肝炎或肝硬化)也可能导致AFP水平升高,但并不一定达到肝癌时的水平。
肝癌早筛还应完善哪些检查?
因此,结合上述原因,AFP水平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可能性。临床需要完善其他检查,综合评估是否存在肝癌。
如肝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以及血液中其他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即使AFP水平正常,医生可能也会建议进行肝脏活检以确定是否为肝癌。
肝癌早筛的筛查周期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或其它血清学标志物检查;每6-12个月进行增强CT,或者MRI检查,尤其是Gd-EOB-DTPA增强磁共振。
对于极高危人群,筛查时间建议缩短到每3个月进行超声联合甲胎蛋白,或其它血清学标志物检查;以及每3-6个月进行增强CT,或者MRI检查,尤其是Gd-EOB-DTPA增强磁共振。另外,对于>2cm的不典型结节,建议肝穿活组织学检查。
综上所述,肝癌的早筛一定不能单纯依靠血液学检查,要按照临床指南的要求,定期按时地进行相应影像学检查,这样才能实现科学、有效的肝癌早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