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到来,孩子们又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然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电子产品使用过度等因素,也让孩子们的视力面临着严峻挑战。
日前,烟台爱尔眼科医院接诊了一位女孩,因假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竟然一个月视力猛涨150度,这可将家长吓坏了,同时,也敲响了家长们近视管理的警钟。眼科医生提醒:开学季是孩子近视发展和加深的高发期,一定要提高警惕,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检查,守护孩子眼健康!
低度近视不能忽视,做好四查一建档
10岁的静静(化名)之前检查出双眼近视25度,面对低度近视,静静的家长选择暂时不配镜,先观察。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假期,开学后,静静就已经看不清黑板。在到院检查后,静静左眼和右眼近视度数均为175度。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少年近视眼门诊主任康烨在对比静静的眼轴发现,孩子的眼轴长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结合医学验光及视功能检查过程中发现孩子有调节紧张的表现,进一步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俗称散瞳验光)后发现静静主要是由于短期内频繁看近、用眼过度引起的调节功能异常,从而引起了近视度数增加,俗称假性近视增长。
康烨主任提醒,孩子近视,并非简单地配副眼镜。家长作为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一定要关注孩子近视发展四个阶段,做好近视管理“四查一建档”:
预防阶段,即孩子还未近视时,查“远视储备”:孩子虽然没有近视,但应进行定期检查,评估其眼睛远视储备情况,了解眼睛是否有发展近视的潜在风险。鉴别阶段,即疑似近视时,查“真假近视”:如果孩子视力下降,要进行真伪近视的鉴别,排除假性近视,并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控制阶段,即孩子已近视,查“近视度数变化和高度近视风险”:定期检查眼睛的度数变化,判断是否有加深的趋势,并采取控制措施,如角膜塑形镜、视力训练等。补救阶段,即孩子发展为高度近视后,查“高度近视并发症”:及时检查是否有高度近视引发的眼底病变等并发症,及早干预,防止视力进一步恶化。另外,通过给孩子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动态了解孩子眼睛情况,可做好从预防到控制的全过程近视管理。
近视防控要做好,良好习惯要养成
康烨主任表示:“短期内连续近距离用眼引起的调节紧张甚至是调节痉挛,也就是假性近视,是有望通过药物治疗和视觉训练恢复的。如果没有弄清真假近视,盲目把孩子的镜片度数配上去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头晕、眼痛等症状,甚至发展为真性近视,到那时就真的无法逆转了。”
在此,康烨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从而更好地守护眼健康。
1.教导孩子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控制用眼时间,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外的远处至少20秒。
2.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抑制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发生。
3.合理使用电子产品,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建议使用电子产品时,遵循“20-20-20”法则,并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光线。
4.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导致眼睛疲劳,加重近视发展。
5.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建议每3个月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力检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家长是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康烨主任强调,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眼健康,一旦发现孩子有视力下降、眯眼、喜近距离看电视等问题,要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