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3月26日讯 一根细针“隔空点穴”,精准"融化"肺部结节!近日,烟台业达医院心胸外科传来捷报,成功为一位80岁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实施首例肺结节微波消融术。这场仅用毫米级创口完成的“生命保卫战”,标志着医院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心肺功能欠佳的高龄患者开辟了全新治疗路径。
八旬老人遭遇治疗困境
多学科会诊定制"精准方案"
今年80岁的张大爷(化名)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本应尽早治疗的他却陷入两难境地——长期冠心病导致心肺功能衰退,传统开胸手术风险极高。针对这一情况,烟台业达医院心胸外科团队高度重视,组织全院多学科会诊(MDT),联合影像科、肿瘤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科室专家展开“头脑风暴”。患者结节位置特殊且合并多种基础病,必须找到既能彻底清除病灶,又能最大限度降低创伤的方案。经过全面评估和充分论证,专家团队一致认为肺结节微波消融术是该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肺结节微波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在影像设备的精准引导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至肺结节部位,利用微波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高龄、心肺功能差、无法耐受手术的肺结节患者。
毫米级穿刺上演"精准打击"
40分钟完成生命奇迹
手术当日,影像科团队通过CT实时导航系统,将患者肺部结构转化为立体“作战地图”。在影像设备的精准引导下,心胸外科医生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至肺结节部位,如同"卫星定位"般直抵病灶核心区域。随着微波能量释放,直径2厘米的结节在热场中逐渐凝固坏死,体表仅留针眼大小的创口。
"就像用微波炉加热食物,但我们的‘火候’是在影像系统的实时监测下精确掌握,确保肿瘤组织完全灭活的前提下还不影响周围的正常组织。“心胸外科医生生动地比喻道。术后,张大爷恢复顺利,他笑着竖起大拇指:”睡一觉的工夫就把病治了,现在的技术真神奇!“

微创技术破解高龄难题
"生命禁区"迎来治疗新纪元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和CT筛查项目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了“肺结节”,但在如何治疗时犯了难——传统手术需要开胸,对心肺功能要求严苛,众多高龄患者无法耐受,而烟台业达医院此次开展的肺结节微波消融术,正是破解这一医学难题的“金钥匙”。
“该技术具有‘三微’优势——微创口、微损伤、微风险。”心胸外科主任李京有介绍,相比传统手术,微波消融术创伤小、定位精准,能够降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由于不需要切开胸腔,也避免了因手术引起的呼吸功能受损等问题,特别适用于高龄、心肺功能差、多发结节、拒绝手术的特殊群体。
创新驱动医疗升级
智慧诊疗守护呼吸健康
此例肺结节微波消融术的成功,彰显了烟台业达医院多学科协作的硬核实力。从影像导航到麻醉监护,从术中实时监控到术后快速康复,各环节无缝衔接形成完整治疗闭环。
"微创不是终点,精准才是未来”。烟台业达医院心胸外科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建立"早筛-精诊-微治-康复"全周期管理体系,让更多患者享受"小创口治大病"的医疗红利,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