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肝癌的死亡率在中国恶性肿瘤中高居第2位。而早发现、早诊断能大大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作为烟台市肝病诊疗中心,多年来,烟台市奇山医院在肝癌的治疗方面打出“组合拳”,展现出显著优势。为此,记者采访到烟台市奇山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邹显志,就如何早期预防和发现肝癌,一旦确诊肝癌如何科学有效治疗等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早筛早查早治,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承载着人体代谢、解毒、分泌排泄胆汁、免疫等功能,但由于它是一个“沉默的器官”,所以得病早期往往没有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大部分已经到了肿瘤中晚期。
“中国是乙肝大国,慢性乙肝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部分肝癌患者都有慢性肝病基础,比如肝炎、肝硬化等,这些都是肝癌的高危因素,因此,早筛早查早治,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手段。”邹显志告诉记者,奇山医院作为烟台市肝病诊疗中心,在肝病的临床诊疗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去年,医院还专门开设了肝癌早筛门诊,建立了高危人群档案,得以更精准地指导患者诊疗,从而帮助更多的高危人群及早发现病情。

“如果患者甲胎蛋白高,有肝硬化结节、肝癌家族史,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这些都属于高危人群,就需要到我们早筛门诊进行系统的检查、评估、建档,从而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诊治。”目前,早筛门诊已经开诊一年多,邹显志发现,很多患者对早筛并不重视。
他说:“很多患者都是被家人逼迫来的,来了就说我没什么大事,或者我虽然不舒服,但我吃点药扛扛就过去了,并不愿意及时到医院进行评估和干预,拖到最后,以至于出现不好的结果。”
2021年时,一个患者确诊肝癌,做消融手术前谈话时,邹显志发现患者兄弟姐妹5个,都有乙肝家族史,当时患者的妹妹也在谈话现场,已经出现了肝硬化,所以邹显志劝患者妹妹也做一个增强CT,但是患者妹妹由于家不在烟台,虽然口头答应回老家就做,但只是做了一个超声,并没有精准评估。半年以后,患者妹妹已是肝癌晚期,虽然用了很多手段尽力诊治,但是由于发现时太晚,目前已经离世,而患者本人由于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已经维持6年完全缓解状态。
治疗肝癌,奇山医院打出“组合拳”
2024年,原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专家王敬教授,正式入职奇山医院,在奇山医院原有特色肝病内科的基础上,加入了肝胆外科的强力引擎,自此,肝病内科+肝胆外科+消融介入团队,多学科融合,多学科会诊,打出了一套治疗肝癌的强力“组合拳”。
不仅如此,根据《指南》要求,奇山医院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肝癌中晚期患者的转化治疗,“所谓转化治疗,就是把一些不可切除的巨大肝癌,通过介入治疗,或系统治疗,将肿瘤缩小,转化到可切除的大小,从而为患者寻得手术治疗的机会。”

邹显志告诉记者,由于发现时大部分肝癌都已是晚期,早已失去手术切除的机会,因此转化治疗手段的出现,结合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强强联手,可以使更多的患者燃起希望,不少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在生存质量没有显著下降的同时,生存时间明显延长。
“我有一个患者,在2024年时,发现肝右后叶巨块型肝癌,当时已达到14.5公分,请肝胆外科专家评估后,发现没有外科手术条件,后来经过3次介入治疗后,又加入了后期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半年后,患者肿瘤从14.5公分缩小至8公分左右,达到了手术条件,正好王敬教授已经来院入职,在他的亲自操刀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依据指南,术后再次给予患者介入巩固治疗,目前也是达到完全缓解。”
去年,在王敬教授加入奇山医院后,更多的巨大肝癌手术在一次次极限中创造历史,也为患者们打开了一条条通往希望的生命之门,“对于肝癌患者,一直强调科学规范、全程管理,因为肝癌患者很容易复发,所以术后管理更加重要,除了合理用药和定期的复诊,一直在做患者的生活指导,特别是术后一定要做到“五好”:吃的“好”、睡的“好”、喝的“好”、运动“好”、情绪“好”,从而保持平稳的免疫状态,让肿瘤不复发、少复发,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邹显志表示,科学规范的对肝硬化、肝癌进行全程管理,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救治,从而给患者更好的诊疗体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