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 健康医疗信息

匠心守护安全,仁心呵护健康——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安全生产行动进行时

来源:  2025-07-04 15:51:57
A+A- |举报纠错

  安全生产是企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而作为医疗单位,医疗安全关乎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烟台白石肛肠医院始终将医疗安全放在首位,以严谨的态度、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举措,全方位筑牢医疗安全防线,为患者营造安全、放心的就医环境。在6月安全生产月中,我院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成效显著。

  一、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改。重点针对消防设施、电气线路、危化品管理、医疗设备、消防通道等关键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限期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二、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组织全院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法规、消防安全知识、应急疏散逃生、医疗安全规范等专题培训,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组织应急演练。模拟火灾、停电等突发场景,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优化处置流程,确保员工熟悉疏散路线和应对措施。

  四、营造浓厚宣传氛围。通过院内宣传栏、电子屏、工作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活动动态和安全警示,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

  为强化科室急救能力,提高科室应急救治水平,达到“锻炼队伍,探索并形成科室急救模式”的目的,根据院领导的指示和要求,6月25日下午,我院组织开展了一场“危急重症急救演练”,以实战化方式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本次演练由医务科主任李仁福主持,肛肠科、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各自抽调人员组建“临时抢救小组”,由大夫1名、护士1-2名、患者家属1名组成。林林院长、于力院长、王勋院长作为评委参与点评。

  本次急救模拟患者突发感染性、过敏性休克场景,整个过程严格遵循安全生产规范流程。医生精准评估患者血压骤降、意识模糊、呼吸骤停等症状,医护人员规范执行建立静脉通路、吸氧、心电监护等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实施,杜绝因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风险,保障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生命安全。

  王勋院长聚焦内科急救,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的抢救效率与技术细节提出建设性意见。于力院长对多科室急救工作进行专业点评,肯定了中医科急性左心衰急救的规范处置,指出内分泌科感染性休克急救的细节优化方向,强调肛肠科过敏性休克急救的流程完善要点。针对于力院长点评并演示的过敏性休克急救,林院长要求内科重新实操演练,以强化急救团队的应急反应与精准操作能力。在本次急救能力提升专项活动中,各位院长通过多维度点评与实操强化,持续夯实各科室急救基本功,为患者生命健康筑牢急救防线。

  演练中,各环节紧密衔接,人员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以专业技术与冷静态度,高效完成救治流程。于力院长对此次演练进行了全面点评,并亲自为年轻医护人员们作了示范。她首先肯定了各科室在演练中的出色表现,“从急诊响应速度到多学科协作效率,都展现出了我们团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良好的应急素养。尤其是在静脉通道建立、药物精准输注等环节,操作规范且迅速,为患者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同时,于力院长也指出了演练中存在的不足,“在急救过程中,我们的年轻医生遇到这种场面还是免不了会慌乱,这就会导致我们团队之间的信息共享会出现短暂延迟,这种情况下更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慌,你下的医嘱必须要准确,不能乱用药。另外,患者呼吸骤停、无心电活动,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请其他科室会诊这是错误的,首先要建立呼吸、心肺复苏,争取每一分每一秒的抢救时间,抢救中最重要的‘扩、纠、抗、抢、活’五个字大家一定要牢记。希望大家能以此次急救演练为契机,加强设备操作培训,优化信息传递流程,确保在真实救治中实现零失误。”

  演练结束后,林院长对演练过程进行复盘总结,分析每个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她指出,感染性休克是临床急危重症,具有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抢救分秒必争。此次演练紧扣安全生产主题,从设备安全使用、药品规范管理、人员操作流程等维度,深入剖析潜在安全风险点,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急救环节的安全生产细则,旨在进一步规范我院医护团队急救流程,提升医护人员对危重症患者的识别和处置能力,确保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此次感染性休克急救演练,是我院深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实践。通过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提升了医疗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林院长强调,只有将安全生产理念贯穿急救全流程,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的安全质量,才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未来,我院将持续以安全生产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为患者营造更安全、更可靠的就医环境,为港城人民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分享到:
初审:栾雪
复审:尹伟华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