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体检报告上出现“多普勒超声”这几个字,你是不是也心里嘀咕:这到底是什么?和普通B超有什么区别?有没有辐射?会不会疼?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常出现在检查单上的“速度侦探”——多普勒超声。
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其实它的原理非常生活化。
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救护车朝你开来时,警笛声越来越尖锐;而当它远离时,声音就变得低沉?——这个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超声正是利用这个原理:探头发出超声波,声波遇到流动的血液后,反射回来的频率会发生变化。仪器通过分析这个变化,就能计算出血液流动的速度和方向。
多普勒超声 vs 普通B超
通俗来说,普通B超像是「拍照片」,看的是器官的形态、结构;多普勒超声更像是「拍视频 + 录音」,不仅能看,还能“听”到血流的声音。
比如检查血管是否有斑块,B超只能看血管壁是否凸起,而多普勒能检测斑块附近血流是否加速,从而判断血管狭窄的程度。
多普勒超声都用在哪?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
孕检中听胎心,本质是追踪胎儿心脏的血流信号;
中老年人查颈动脉,能提前发现血管“堵车”;
运动员肌肉拉伤,可通过局部血流变化判断恢复情况。
有没有辐射?
多普勒超声和普通B超一样,使用的都是声波,只不过频率更高,人耳听不到。它没有电离辐射,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检查时涂的那层凝胶也不是“胶水”,而是为了排除空气干扰,让声波传导更顺畅,擦掉即可,无任何副作用。
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穿宽松衣物,比如查颈部避免高领衫。
部分检查需空腹(如腹部)或憋尿(如膀胱),听从医生指引即可。
整个过程只是探头在皮肤表面移动,没有痛感,最多觉得有点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