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持续走低,感冒、流感、肺炎……这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不断增加,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对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构成了不小的威胁。10月24日,烟台市奇山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杨明佳就“秋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防治”相关内容进行了讲解。
秋冬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哪些?
1.普通感冒
病原体:以鼻病毒为主,约占30%-50%,还包括冠状病毒(注:并非新冠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症状特征:起病相对缓慢,症状主要集中在鼻咽部。典型表现为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咽喉干痒或轻微疼痛。可能会有轻微咳嗽、头痛或乏力,但通常不发烧或仅为低烧(一般低于38.5℃),全身症状非常轻微。
病程与影响:病程较短,一般5-7天可自愈。传染性相对较弱,通常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
2.流行性感冒(流感)
病原体:主要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如H1N1、H3N2)变异快,易引起大流行。
症状特征:最典型的症状是高热(常迅速升至39-40℃)、畏寒、寒战(冷得发抖)、严重的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以及极度的疲劳和虚弱感。相比之下,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在初期可能反而不明显。
病程与影响:传染性极强。它的危险性在于严重的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其特点是变异速度快。
症状特征:症状多样且与流感高度重叠,如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咽痛等。但仍有一些特点需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嗅觉或味觉减退或丧失(虽比例下降,仍是提示信号);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呼吸急促或胸闷;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
病程与影响:传染性极强。尽管当前流行株致病力减弱,但对老年人及有基础病者,仍有重症风险及“长新冠”可能。
4.肺炎
病原体:复杂多样,可由细菌(如肺炎链球菌)、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或非典型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引起。它不再是简单的上呼吸道感染,而是肺部实质的炎症。
症状特征:高烧、咳嗽、咳痰(可能为铁锈色痰或脓痰)、胸痛是典型表现。最关键的特征是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气促。
病程与影响:是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比普通感冒和流感严重,需要积极治疗,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
5.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病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
症状特征:在成人和大龄儿童身上,它通常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症状。但在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身上,它可能引发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导致剧烈咳嗽、喘息、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甚至口唇发紫(紫绀)。
病程与影响:是导致婴幼儿冬季住院的首要病原体,家长需高度警惕。
6.肺炎支原体感染
病原体:肺炎支原体,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症状特征:最突出的特点是阵发性、刺激性的剧烈干咳,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发热程度不一,可伴有头痛、咽痛。虽名为“肺炎”,但多数仅引起支气管炎。
病程与影响:病程较长,咳嗽可能持续数周。治疗需用特定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普通青霉素和头孢无效。
如何预防秋冬季呼吸道疾病?
第一道防线:特异性免疫预防——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因流感病毒易变异,疫苗成分每年更新。推荐6月龄以上所有人群接种,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为重点人群。
肺炎疫苗:如23价肺炎多糖疫苗和13价肺炎结合疫苗,主要预防肺炎链球菌感染,建议老年人和特定高危人群接种。
疫苗是预防相应疾病最有效的手段,虽不能100%防感染,但能极大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第二道防线:行为与卫生干预——切断传播途径
1.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身有症状时,规范佩戴口罩或防护级别更高的口罩,是阻断飞沫和气溶胶传播的核心措施。
2.手卫生
正确洗手: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法”搓洗至少20秒。
及时洗手:接触公共物品、餐前便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触摸眼口鼻前,必须洗手。
无水源时:可用含60%-80%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
关键习惯:严禁用未清洁的手触摸面部,尤其是眼、鼻、口。
3.勤通风,保湿度
通风:每日定时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
加湿: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有助于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增强防御力。
4.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群过于密集的场所,交谈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5.恪守呼吸道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完全遮挡口鼻,使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
第三道防线:增强自身抵抗力——筑牢内部“防火墙”
1.均衡营养:保证优质蛋白质(鱼、瘦肉、蛋、奶、豆制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足量饮水。
2.规律作息,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证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
3.适度锻炼:选择天气晴好时进行适度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过度疲劳和受凉。
4.管理情绪,保持乐观:长期精神压力会抑制免疫功能,学会通过音乐、阅读、交流等方式放松心情。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注意颈部、背部和足部的保暖。对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围巾。
专家简介:

杨明佳,烟台市奇山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山东省患者安全管理协会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防痨协会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在各种结核病、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呼吸系统常见病及危重症抢救与治疗,如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真菌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支气管哮喘、各种严重感染等。

世界无烟日丨吸烟对身体的危害 一定要知道
图解丨谈“癌”色变?带你正确认识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