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9月21日讯(通讯员 赵冲)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很多人都有牙疼看牙医的经历,尤其是小朋友爱吃甜食,又没有掌握正确刷牙方法,龋齿很容易就找上门来了。成年人的口腔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牙周炎、牙龈出血等问题时有发生,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进行治疗,极易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给生活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健康。9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接下来,跟随疾控小卫士一起打卡学习口腔健康相关技巧吧!
一、牙齿健康≠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是指牙齿清洁、无龋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二、口腔疾病的危害
牙周病和龋病是最常见的口腔慢性感染性疾病。
1.龋病早期没有自觉症状,只有通过定期检查才能发现,如任其发展,会出现疼痛、牙根发炎、肿胀,治疗复杂、费用高,甚至导致牙齿丧失。
2.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出血,可治愈但易反复发生。牙周炎是牙龈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或退缩、牙齿松动、移位、口腔异味等。及时治疗可控制病变,但需长期维护,否则会加重或复发。
三、口腔疾病,可防可控
正确刷牙
1.每天早晨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分别刷牙1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养成刷牙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
2.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防龋措施,提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高氟地区除外)
3.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帮助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饮食应注意
1.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饼干、冰激凌、蛋糕、巧克力等含糖量高或粘度大食物容易引起龋病,应减少这部分食物的摄入频率。
2.餐后、食用零食、饮用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可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
1.普通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疾病并进行早期治疗。
2.儿童易患龋齿且进展较快,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
3.窝沟封闭可有效预防窝沟龋,窝沟封闭的适宜年龄: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在6-7岁,第二恒磨牙在11-13岁。
及时修复缺失牙
1.缺失牙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很常见,约一半的老年人缺失的牙没有得到修复,且大多数修复的义齿没有得到正确的护理。
2.牙齿缺失会影响美观、发音和咀嚼功能,应当及时修复。修复后要正确戴用、注意维护和清洁。
健康口腔,预防是关键,做到以上四点,才能远离口腔疾病,“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中秋节的月饼、螃蟹,一大波美食即将来袭……你的牙齿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