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 >> 新闻 >> 烟台医疗动态

疫情防控不松懈,骨质疏松亦警惕

来源:胶东在线  2020-11-09 16:35:54
A+A- |举报纠错

  胶东在线11月9日讯(通讯员 赵冲)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常被人忽略的症状,往往等到骨折的时候,才会被你发现,称为“悄无声息的杀手”。疫情防控不松懈,骨质疏松亦警惕。

  为提高民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呼吁大众尽早采取行动,保护骨骼和肌肉健康,减轻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带来的负担。下面小编带您了解骨质疏松症:

  一、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

  二、骨质疏松症包括三大类症状

  (1)疼痛:患者可有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以及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折: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有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三、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疼痛本身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脊柱变形和骨折可致患者残疾、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以及增加肺部感染、褥疮发生率;不仅患者生命质量和死亡率增加也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四、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危险因素

  (1)可控的危险因素:低体重和低体质指数、钙的摄入量减少、吸烟、过度饮酒、长期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运动量减少、性激素水平降低、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糖皮质激素、利尿剂)、患有某些疾病(糖尿病)等。

  (2)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

  五、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以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多见,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较少见。

  (2)常见症状是背痛,多见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线检查最明显的骨质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体的塌陷可表现为鱼尾样双凹形或楔形变,甚至完全压扁。

  4.骨计量学检查或定量组织形态学测量,能观察到骨代谢及骨量的异常变化。

  六、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调整生活方式①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如:牛奶、豆类食品以及深色蔬菜。②注意适当户外活动,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③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如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危险的疾病和药物,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包括各种关节保护器)等。

  (2)骨健康基本补充剂①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mg~600mg。②维生素D:成年人推荐剂量为200单位(5μg)/d,老年人推荐剂量为400~800IU(10~20μg)/d。③治疗骨质疏松症时维生素D摄入剂量可为800~1200IU(目前国内销售的钙剂和维生素D复合制剂中维生素D含量普遍偏少)。健康体检建议老年人血清25OHD水平应为30ng/ml(75nmol/L)以上,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以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但是,如患者伴有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大众要关注并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管理,减少与可控危险因素的接触,调整生活方式,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事件的发生,“骨”舞听众从点滴生活做起,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改变行为方式。

分享到:
初审:栾雪
复审:尹伟华
终审:杨淑华
相关新闻
胶东在线版权所有

网站简介网站地址标识说明广告服务联系方式法律声明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