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季节更替,感冒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多了起来。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怎么做可以预防感冒,感冒后又该怎样积极调理呢?今天我们听听烟台业达医院的中医怎么说。
中医关于疾病预防的观点提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直译过来就是在没有生病的时候要提前预防、已经生病要防止病情加重、康复后要防止疾病复发。
一、未病先防
在日常门诊的诊疗过程中,经常听到感冒患者说:
“大夫,我昨晚洗澡,被风吹了……”。
“我前天晚上喝酒,热了,敞开衣服……”
“我觉得天热了,出门就没穿厚衣服……”
以上就是都没有做到“未病先防”。预防感冒最重要的就是“知冷知热”,正确增减衣物。热了,不要急于脱衣服;冷了,及时加衣服,总体来说就是宁热勿冷。其实不只是感冒,从中医角度来说,很多疾病都是由“寒”诱发的。寒冷时人体抵抗力下降,病邪趁虚而入,《黄帝内经》中“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二、已病防变
普通的感冒容易痊愈,而流感多会纠缠数日,常有1周之久。症状可有头痛头晕、咳嗽咯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大便改变、乏力、肌肉酸痛、发热怕冷等,其症状是各系统被病毒侵袭后分别做出的反应。针对性的调理,就要注意休息(包括体力和脑力的),饮食应当营养全面而清淡,充足饮水。勿要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勿要进食油腻食物;勿要进食海鲜大鱼大肉类过于富有营养的食物。这些措施均是为了减轻神经、消化、呼吸、运动等各系统负荷,以“休养生息”为主。这个时候绝不是“大补”的时候,过度的营养摄入反倒增加脾胃负担,好心办坏事。
三、瘥后防复
感冒过后,有人会觉得“发虚”,常有多汗、乏力感。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肺主皮毛”,感冒就是病邪侵袭以肺为主的脏腑以及肺所主皮毛的过程。而感冒过程中的发热则是“热伤阴”,所以感冒过后,补益肺气、补养阴液是重要的调养方向。汗多不止、乏力倦怠,动辄症状加重的患者可以口服玉屏风颗粒益气固表止汗;口舌鼻腔干燥的,可以食用银耳、莲子、梨、山药、百合等具有补养肺阴的药食同源食物补养,比如以之熬粥就很简单易行。
万物相生相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方得长远;顺应自然规律,是尊重自然的表现,顺应寒热变化,则是具体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