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无悔
胶东在线1月28日讯(记者 栾雪 孙宗顺)过去三年,抗击疫情的一千多个日夜,满是白衣天使以生命赴使命的最美逆行。依然记得,“口罩脸”的心疼,“我请战”的震撼,“隔空拥抱”的感动……面对疫情,无数医护人员挺身而出,以血肉之躯额,筑起一座“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钢铁堡垒。

陈树军: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作为当时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队长,在抵达上海后,陈树军马不停蹄,工作分组、物资统筹、协调联络……事无巨细。安排院感防护、核酸检测、心肺复苏、职业暴露等培训考核,她都以最高标准严格要求每一位队员,考核一一过关方可入舱。
陈树军带领的28人援沪医疗队,进驻方舱抗击疫情近两个月,实现零感染,为上海疫情防控贡献了烟台力量。
陈树军:“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再去上海走一趟,去我在那住的酒店,再去体验一下,现在正常生活状态下,住到那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刘文娟:直面病毒的“隐形战士”
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连续作战是她的常态,凌晨四五点交班更是平常不过。每天样本送过来的时间是不固定的,随时来样随时工作,实验室工作人员都是争分夺秒和病毒赛跑,争取第一时间完成标本检测、第一时间出具检测报告。
“我们这个实验室承担着疑似阳性标本的复核,有一锤定音的作用。”刘文娟说。
刘文娟和同事争分夺秒,三年里完成了4000多份阳性复核,300多例全基因测序,为烟台新冠疫情的快速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
刘文娟:“我们都是以疫情为中心、为命令,不分昼夜、全力以赴。因为战线很长,所以大家都一直在挑战着身心的极限。这三年,我们要随着疫情的起伏,攻坚克难,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所以说我们这三年确实是无愧于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崔金鹏:检以求真,验以求实
与新冠病毒短兵相接,烟台山医院检验科PCR室的检验人员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但要长时间与病毒“面对面”,还要跟疫情“赛跑”抢时间。
烟台山医院检验科在区域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过去三年,崔金鹏和团队的核酸检测量高达3000万人次。

戴宁:只为严守发热门诊的底线
2020年在新冠疫情突如其来时,她临危受命,来到感染性疾病科担任副护士长,从最初只有2张床位到现在14张床位、7个诊室,从10余名护理人员到现在30人的护理团队,戴宁以自己高效的执行力带动整个护理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戴宁:“当时经常是晚上10多点,市民排长队,特别是冬天,也不忍心老百姓在那排那么长的队,那我们就是随时就是一个电话,就是叫来继续加班。他可能是白天已经工作了七八个小时了,回家还没等歇一歇又会被叫过来,然后再继续上岗,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大家的心都是有劲都是往一起使,就是特别团结,有什么事没有一个人掉链子。”
除了发热门诊日常工作外,戴宁还负责核酸采样点工作,采样点的采样人员实行轮岗值班,这也加大了管理难度,她梳理规范流程、制度, 2022年,戴宁所在的团队,核酸采样超过100万人次。

林玲:全力以赴、一往无前
她先后经历过非典、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及肾综合征出血热等多次疫情。作为一位有多年感染性疾病临床经验的医生,林玲心里非常清楚此次疫情的危险性。也正因如此,她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每一例发热患者都要经过我的手来筛查,判断是不是新冠肺炎。”作为医务人员的她从未畏惧,一直冲在最前面,将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拼尽全力在救治患者。
林玲:“我觉得作为医务人员,在这整个的疫情里边,第一个他是从未畏惧;第二个真的就是一直冲在最前面;第三个就是大家牢记自己的使命,从头到尾,以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是拼尽全力在救治患者。就说这三年,我们也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这么挺过来了。”

高艳玲:与时间赛跑倾尽全力
2022年末,新形势下,患者激增,高艳玲承担起烟台毓璜顶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病区的搭建工作。开诊半天时间收治15位患者,新病区的运转压力骤增。
高艳玲带着重症三病区努力提升收治能力,对毓璜顶总院抢救室周转以及轻症转重症的收治都起到了缓解作用。每个人平均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这样的工作强度,累成了一种常态,累事关人命,他们选择坚持着。

徐坤:24小时守护生命不停歇
疫情“放开”后,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科,也进入了艰难时刻,每天的接诊量远远超出既往数量。与此同时,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强忍发烧咳嗽,连日来都是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状态。
在这些日日夜夜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没有丝毫退缩,主动加班、替班,随叫随到,毫无怨言,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已是常态。
在疫情一线,有太多的想不到。负压转运车驾驶员何召武,往返患者与医院之间,跑出了新记录;作为定点医院的烟台市奇山医院,建院以来首迎新生儿双胞胎;从事院感工作的王静闭环工作,负压病房里事无巨细,高峰时她和同事一天仅清运消杀的垃圾就超过200桶。
烟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依旧忙碌,调动每一份防疫力量,工作重心从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等有序转变。
一场疫情,我们改变了太多太多,也学会了太多太多。但我们始终坚信,当晦暗散尽,终星河长明。这场疫情,终将会过去。留给我们的道理,却会永远烙印在我们心底。绽放的春天,不会因疫情而止步。等疫情结束,我们相约出行,一起去看看这大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