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在线1月18日讯(通讯员 艾萧 李晓毅)为有效预防卒中偏瘫患者发生足下垂问题,近日,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高蕊带领护理姐妹们进行头脑风暴,成功发明了一种卒中偏瘫患者护理辅助工具——“预防足下垂摆放装置”,目前已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神经内科患者在脑卒中后中枢神经损害,高级中枢交互抑制低级中枢的作用减弱,原始反射相对增强,神经肌肉通道功能异常,导致局部集群功能失衡,小腿前外侧肌群麻痹无力,小腿后侧肌群痉挛牵拉,进而使胫骨前、外侧肌群与胫骨后肌群的平衡失调。
脑卒中后造成足下垂的伸肌痉挛模式,在神经内科尤为常见。主要表现为足背屈以及内、外翻不能背屈足部,在日常步行移动时,患侧出现足尖拖地、足跟不能正常着地。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可能造成关节损伤,影响患者的预后。
对于卒中偏瘫患者,以往通常采用小桌板加枕头或者纸箱等硬物顶住患者足部来预防足下垂。但这样做容易加深患者的肌痉挛情况,且不易固定。若让患者穿双鞋子,穿着不当又极易引起足跟磨伤,非常不舒适。
每当看到科室的患者步履蹒跚、走路困难,神经内科的护理姐妹们都在内心琢磨着怎样帮助患者解除痛苦。于是,大家充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际,积极参与研究,踊跃献计献策。一次次查阅资料,一次次画图,一次次制作校正,一次次试验改进,大家在反复实验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经过多次讨论、试验和改良,终于成功制作出这款高效实用的“预防足下垂摆放装置”。
“预防足下垂摆放装置”由VTE垫和约束带两部分组成。首先将患者下肢置于VTE垫上,将约束带置于VTE垫下约束踝部,再将足部的绑带调整位置绑上,另一根绑带绷在小腿处,即可起到固定作用。每次应用15分钟,每天应用3-4次,每2小时翻身时松解一次,可辅助患者活动下肢肢体,促进血液循环。该装置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同时,还能保持患者的足部功能位,从而有效预防足下垂。
多例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实践表明,“预防足下垂摆放装置”比原来的小桌板加枕头更加舒适,且简单、轻便、易操作、易固定,固定后患者能保持足部的功能位,大大降低了足下垂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担忧,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预防足下垂摆放装置”项目负责人高蕊护士长说:“神经内科的护理姐妹们将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推广评估专利项目应用效果的基础上,继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仙境百姓创造更多的健康福祉。”